最近总感觉眼前有蚊子在飞却怎么抓也抓不到赶还赶不走这些烦人的“蚊子”到底是什么?其实大概率是得了“飞蚊症”!
“蚊子”是什么?
飞蚊症又称为“玻璃体混浊”,一般是因玻璃体老化引起的自然生理现象,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或点状,或片状,或条索状漂浮物,像蚊蝇飞影,看白色明亮背景时更明显,有时伴有闪光感。
“蚊子”偏爱哪些人?
①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②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度)人群;
③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人群。
“蚊子”有几类?
飞蚊症主要分为没有眼部器质性病变的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生理性飞蚊症主要是因为患者年龄增加,身体老化导致玻璃体液化。玻璃体是透明的,主要成分是水,液化过程就好比果冻中水和胶状体分离,玻璃体中的水分吸收、浓缩后,胶状体蛋白质就会出现点状、线状、团状的漂浮物质,当这些物质刚好漂浮在患者的视轴上,患者就会感觉看到了“飞蚊”。病理性飞蚊症则常见于由外伤、炎症和眼内出血等引起的飞蚊症,伴有视力减退。
如何“灭蚊”?
生理性飞蚊症不会影响视力和生活,没有眼部器质性的病变,可以先观察2-3个月;而病理性飞蚊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其与玻璃体的后脱离,牵拉视网膜导致的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或是玻璃体积血有关,除此之外,其他眼底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病理性飞蚊症的出现。
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飞蚊症,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近视或高度近视人群,初次出现眼前飞蚊都应给予重视,医院散瞳并详细检查眼底,以区分是生理性飞蚊还是病理性飞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马景学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德国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科技人才。曾师从我国著名眼科学家梁树今和廖菊生教授,赴德国汉堡大学学习深造。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总院长
石家庄医院院长
河北省眼病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
全国眼底病学组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
河北省眼科学会前主任委员
河北省眼科医师协会会长
河北省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学会会长
石家庄市医学会副会长
马景学教授眼科诊疗技术全面,主攻眼玻璃体、视网膜等眼底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在眼底病、视网膜脱离、眼眶肿瘤及眼外伤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擅长复杂疑难眼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