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具有改变其对光线的聚焦程度,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作用,这一过程称为调节。调节是晶状体和睫状体共同完成的。视远物时睫状体内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变扁平,远处物体自然成像于视网膜中心凹;视近物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前表面曲度增加,将光线聚焦于视网膜。
如果患者原来近视眼的病理改变,引起眼内营养障碍物和代谢失常,则会发生核性白内障;并且随着晶状体屈光指数的增加,屈光力的增强,反过来又出现晶状体性近视眼。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晶状体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白内障可按病因、发病时间、晶状体混浊形态、部位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白内障发病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获得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又可分为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和先天性非遗传性白内障。
按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可分为:点状白内障、冠状白内障、板层性白内障等。
按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囊下白内障。
根据晶体混浊程度:未成熟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白内障患者主要有以下五大症状:视物逐渐模糊。如果白内障患者是在夜间开车的话,会有一种对面过来的汽车车头灯太刺眼而感不适或烦躁的感觉。但一般而言,白内障早期症状发展的过程相当缓慢,并视晶状体最混浊的位置及其发展过程而定。
色觉异常,光线透过吸收水分而膨胀的晶状体时会发生折射而呈现彩色晕光,俗称虹视。
白内障初期,晶状体的部分混浊位于瞳孔区,在眼前可以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它与玻璃体混浊引起的飞蚊症有所区别,后者的暗影是可动的,虽然活动范围不大,但时隐时现,形状多变。
昼盲或夜盲,若晶状体混浊先在中央部开始,白天光强、瞳孔缩小时,光线进入眼内受阻,因而出现昼盲;如晶状体混浊位于周边部,晚上暗光进入赤道部视网膜受阻,而赤道部视网膜的杆状视细胞是专司液视觉的,因而会出现夜盲现象,这也是白内障早期症状之一。
眼老花减轻,部分老年人平时需要戴老花眼镜来看书读报,但他们会忽然发现自己不需要戴老花眼镜看得也很清楚了,有的老年人很开心,事实上,这却不是个好兆头,这是因为老年白内障初发时,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近点发生改变的缘故,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
在白内障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青光眼、色素膜炎等,这些眼病多发生在白内障的中期和晚期,如膨胀期和过熟期,不仅能引起失明,有时可以引起眼内严重的炎症,致使眼球萎缩;有的病人可因为长期眼痛,无法忍受,最后不得已必须做眼球摘除。因此这就提醒大家,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手术治疗。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