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现在它被堵上了,呼吸好像都困难了。”家住吉林省集安市的李女士说道。
李女士今年39岁,自幼双眼患有眼球震颤,然而还未来得及治愈,左眼就丧失了所有视力,剩下的一只右眼视力欠佳,这让李女士视野狭窄模糊、走路时常磕碰,还要因为左眼眼球萎缩而承受他人异样的眼光。
尽管日子艰难,李女士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上帝关上了她的一扇窗,她用乐观在窗边种下了一片花。李女士认识了很多有着同样困扰的病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一起参加盲人活动。求医问药的日子里,李女士经常和护士说说笑笑,病房里很少能听到她这么爽朗、充满希望的笑声,仿佛春日里柔和温暖的阳光。她像所有普通女生一样,喜欢漂亮的衣服,她听说长春有一家旋转餐厅,她想在病好了之后去看看。
患有眼疾的这些年,虽然视觉上有所欠缺,但丈夫和儿子代替了失去的那只眼睛,成为她生命里的另一束光。尽管年近四十,儿子都已高中毕业,但是爱人仍会在情人节给李女士买花、买礼物,用行动诠释着“浪漫至死不渝”。儿子今年高考结束,报考了一所眼科远近闻名的大学,只为将来能够治好母亲的眼疾。
本以为后半生也会用一只眼这样过下去,但在2年前,李女士发觉右眼视物开始模糊,并且日益加重,到后来走路必须有人搀扶,什么都看不清了。不想失去这唯一的光亮,医院就诊,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机缘巧合下,李女士听病友说医院,便与爱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就诊。在接受了多项检查后,李女士被诊断为双眼眼球震颤、左眼眼球萎缩,同时右眼粘连性角膜白斑、右眼并发性白内障、右眼虹膜前粘连、右眼瞳孔闭锁、右眼玻璃体混浊、右眼弱视,视力只有手动/10cm。
(李女士右眼检查图片)
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且独眼,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医医院集团的角膜病专家刘红山教授到长春会诊,并拟订了手术治疗方案:右眼角膜移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瞳孔再造手术治疗。
手术前一天,李女士在病房里紧张得寝食难安,她期待自己重见光明,却也害怕像之前的就诊经历一样没有效果。
8月14日,医院集团角膜病学组组长刘红山教授携带捐献者的眼角膜抵达长春,并于8月15日上午为李女士成功实施了上述手术方案。
(刘红山教授为李女士实施角膜移植手术)在术后第七天,李女士的视力已恢复至0.04。(术后第七天)
9月16日,李女士接受了右眼后发性白内障激光治疗,视力已提升至0.06,这意味着李女士从最开始的只能分清10cm内手是否晃动,到现在站在离视力表三米远的位置,能够看到视力表上第一行。
(术后一个月)来做激光治疗的这天,李女士穿着一身白色运动装,干净而有力量,远远望去,你不觉得她是一位有着严重眼疾的患者,只是一名普通的陪同家属。或许李女士向我们展示的,正是那句流传已久的佳句——“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