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病况治疗

双眼后部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604/6302655.html

患儿,女,7岁,因自幼双眼视力不佳,伴眼球震颤及斜视,于年1月21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儿足月顺产,无吸氧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史:其母亲患有双眼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hyperplasticprimaryvitreous,PHPV)伴双眼白内障、左眼视网膜脱离。

患儿眼科检查:双眼矫正视力0.12,双眼眼球震颤,右眼内斜。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散瞳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自视乳头起有一灰白色实质卷起的视网膜皱襞,黄斑移位被皱襞遮挡(见图1)。FFA检查显示:双眼视网膜皱襞中血管走行平直,呈束状向颞侧锯齿缘延伸,周边视网膜毛细血管无扩张、无荧光素渗漏,不存在无血管区及增殖病变(见图2)。眼B超检查:双眼自视乳头向颞侧有一直条带状回声与锯齿缘相连(见图3)。临床诊断:双眼后部型PHPV。

患儿母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无光感。左眼外斜,双眼眼球震颤,双眼晶状体混浊。散瞳眼底检查:右眼屈光介质欠清,隐见视网膜皱襞自视乳头向颞下延伸(见图4),左眼屈光介质混浊,眼底不能窥见。眼B超检查:右眼自视乳头向颞侧有一直条带状回声与晶状体颞侧赤道部相连;左眼玻璃体内Y字形中强度回声带,一端连于视乳头,宽口连于锯齿缘;提示双眼PHPV,左眼陈旧性视网膜全脱离(见图5)。

此患儿临床特征及家族史符合后部型PHPV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成立。

讨论:PHPV是胎儿玻璃体内原始纤维血管未退化,继续增生所致的一种临床罕见的玻璃体先天发育异常[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90%的患者为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者十分罕见[2]。

目前关于PHPV的分类尚未统一,但多根据眼部结构的受累范围,分为单纯前部型PHPV(约占25%)、单纯后部型PHPV(约占12%)、前部及后部的混合型PHPV(约占63%)。①单纯前部型PHPV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晶状体后血管化的纤维膜、小眼球、浅前房、前部永存原始玻璃体动脉,临床可表现为白瞳症[3]。②单纯后部型PHPV多伴有视网膜皱襞,可能是少量纤维增生沿cloquet管向后发展与视网膜相粘连而形成,并可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其他的一些异常包括纤维血管蒂基底部的视网膜前膜、黄斑发育异常及视盘发育不良等,这些都将导致视功能的低下[4-5]。后部型患者病情较稳定,但仍需进一步的长期随访。③混合型PHPV则是前部及后部型表现共存。

本病需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exudativevitreoretinopathy,FEVR)、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相鉴别。①本例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时体质量正常,无吸氧史,可排除ROP;②随访观察多年,患儿眼底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走行分布无改变,FFA检查无毛细血管扩张及荧光渗漏,不存在无血管区和增殖病变,可排除FEVR;③患儿屈光介质透明,无白瞳症,眼B超检查无团块、无钙化等表现,可排除视网膜母细胞瘤。

Hunt等[6]研究证明了轻度的PHPV(如视轴上屈光介质透明)无需手术治疗,严重病例(如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积血等)则需及时手术以恢复部分视力和保存眼球。对患有后部型PHPV不考虑手术处理的病例,应定期随访,由于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粘连,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裂孔与视网膜脱离而需做相应的处理[7-8]。

志谢感谢惠延年教授、赵培泉教授在本病例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

DOI:10./cma.j.issn.-X..03.

作者单位:医院眼科

通信作者:王志学,Email:hbczszh

.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bkzl/11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