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血证”是我院云南省荣誉名中医苏藩主任在年带领我科医务人员创立的云南省卫生厅“中医眼科重点专病”,经过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逐步统一了眼科各种眼底出血疾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眼底血证”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底出血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疾病,均为眼科临床疑难疾病。
眼底出血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可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本病病因比较复杂,为多因素致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粘度和血流动力学有密切关系。老年人多见。
患者自觉视力下降或骤降,视物模糊不清,或眼前黑影飘动,有遮挡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底见视乳头正常或边界模糊、水肿,出血以视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及火焰状,静脉扩张迂曲,动脉变细。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底见分支静脉阻塞点以上静脉迂曲扩张,沿静脉呈扇形分布的出血。
(二)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亦称Eales氏病或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多见于青年男性,双眼先后发病,有复发趋势。
临床上见视力骤降,眼前黑影飘动遮挡。眼底见静脉某一支或某一部分受累,呈串珠状不规则扩张,周围有白鞘伴行;主干静脉炎时,眼底大量出血及渗出,累及黄斑或出血穿入玻璃体中,玻璃体积血。如反复出血,视力不易恢复,视网膜和玻璃体内有条束状结缔组织增生,以及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并有新生血管形成增殖性视网膜炎。增殖组织收缩牵拉,可导致视网膜脱离。
(三)视乳头血管炎
视乳头血管炎是发生在视乳头上的轻型血管炎症,主要是静脉炎。男女均可发病,以男性为多。多为单眼发病。
临床上见视物模糊,但视力尚好。分为两种类型:I型眼底见严重视乳头水肿、充血,视乳头有小的浅层火焰状出血,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II型眼底如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眼底表现。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与糖尿病病程与控制程度有关。
临床上见视力正常或下降或骤降。眼底见视乳头边清色正、边界模糊,视网膜散在微动脉瘤,或合并小出血点;或黄白色硬性渗出灶;或出血斑;或白色软性渗出;或新生血管;或纤维增殖,视网膜脱离。静脉扩张,动脉变细。或黄斑区点、小片状出血,中心反光消失。
(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视网膜下或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从而引起一系列渗出、出血及瘢痕形成等改变。多发生在45岁以上,双眼先后发病。
临床上见视力下降较急而显著。眼底见黄斑中心凹或中心凹旁的象限内,有一不规则的类圆形病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病灶周围或表面有出血及反光晕。
(六)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出血是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病或并发症。多是玻璃体周围组织如视网膜、葡萄膜的血管破裂时,血液流入并积聚于玻璃体内的现象。视网膜血管病、血液病、眼内肿瘤、视网膜破孔和外伤等均可引起。
临床上见:(1)少量出血时,病人可能不觉察,或仅有“飞蚊症”;(2)较多的出血时,病人发觉眼前暗影飘动,或似有红玻璃片遮挡,反复出血的病人可自觉“冒烟”,视力明显下降。眼科检查,在出血较少,裂隙灯观察时,可以看到红细胞聚集于玻璃体凝胶的支架中,呈柠檬色尘状。中等量的新鲜出血可呈致密的黑色条状混浊。大量出血致眼底无红光反射,视力下降至光感。超声波检查对玻璃体积血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医院眼科在国家级苏藩名医工作室及云南省荣誉名中医苏藩主任的带领下,总结整理苏藩名中医在治疗眼底血证的临床经验,拟定我科中医治疗眼底血证的诊疗方案,从整体观念出发,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采取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治病求本,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调整脏腑功能,整体与局部并重,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达到其治疗目的。通过对眼底出血疾病—眼底血证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治疗手段,从而掌握眼底出血疾病的病变规律,给予系统、积极、全面、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凡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显示存在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新生血管者,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有病变组织进行破坏,破坏毛细血管供血不足区的视网膜,封闭渗漏的微血管及病变血管,由缺氧状态变成不耗氧状态,进而使健康的视网膜组织有更好的氧气供应,减少新生血管刺激因子的产生,促使新生血管逐渐萎缩。
专病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五上午
专家简介:
孙丽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眼科专业工作三十年。年为云南省首批中医药师带徒徒弟,跟师“云南省名中医苏藩教授”,于年顺利出师。现任眼科学科带头人。云南省眼科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眼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三部;主持及参与省部级、厅级课题4项。擅长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内服外治各种眼底出血性疾病,干眼症,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疲劳,青光眼,病毒性角膜炎,葡萄膜炎,巩膜炎,麦粒肿等眼科疾病;各种眼科手术后,中医中药促进视功能修复的治疗。
吴永春,女,眼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曾师承于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云南省首批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苏藩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多年,发表眼科临床专业论文10多篇,擅长于中西医结合诊治眼底血证,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干眼症等眼科疾患。
马素红,女,眼科主治医师,讲师,硕士研究生。云南省中医眼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参编书籍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血证、黄斑病变及眼表疾病。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哪里白癜风的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