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病况诊断

眼科专家呼吁这些人群检查眼底很重要

<

都说“眼底一张照,疾病早知道”,那么什么是眼底检查?一个完整的眼底检查到底包括哪些项目?如何读懂那些眼底影像报告?专业眼科医生教你读懂眼底“密码”,告别恐慌和不安。

对中老年人以及高度近视患者来说,眼底检查已成为日常眼科体检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可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眼底在哪里?还有人问眼底是不是眼睛的“底部”?带着这样的疑惑,记者来到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眼底不是眼睛的‘底部’,而是眼睛的‘底片’。”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科医生姚海佩一边展示着一张眼球照片,一边解释到:“眼底一般是指眼球后部的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因为我们的眼睛像一个球体照相机,所以眼底就相当于相机的底片或芯片。这是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部位健康状况的途径,这些血管能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以及健康状况。”许多全身疾病都会在眼睛的“底片”上留下“蛛丝马迹”,像青光眼、高血压性眼底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一系列疾病,由此可见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但眼底是无法肉眼可见的,需要通过专业眼底镜或者是仪器才能观察到,也就是借助大家熟悉的眼底彩照、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科B超等造影手段来检查。姚海佩建议,在做完屈光检查、眼压等普通筛查之外,还应该做眼底彩照,这个检查能排除大多数的眼部疾病。诸如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超过度的高度近视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和糖尿病以及肾病的慢性疾病患者,青光眼家族史应定期做眼底检查。

通常来说,眼底检查包括对玻璃体、视网膜血管、视神经、黄斑等部位的检查。如果结果异常,报告单上多会出现视网膜动脉硬化、玻璃体混浊、杯盘比扩大、黄斑区色素紊乱、豹纹状眼底等专业术语。这些词语让很多患者觉得陌生又感到害怕。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01

豹纹状眼底

透过视网膜,可以看到脉络膜大血管结构及血管间隙的色素区,看起来如豹纹状。豹纹状眼底正是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色素减少所导致的。

豹纹状眼底多见于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越长、近视度数愈高、年龄愈大,豹纹状眼底就会越明显,姚海佩指出,单纯的豹纹状眼底无需特殊治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果出现病理性近视改变,出现视网膜变性,甚至脉络膜新生血管,就要及时进一步治疗。

02

视网膜变性、裂孔

很大程度上来说,视网膜变性是由于眼轴增长导致视网膜变薄,年龄增长也是视网膜变性的原因之一。

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视网膜变性诸如格子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若在体检中发现高危的视网膜变性及视网膜裂孔,应根据病情接受预防性的视网膜激光治疗,以防发展成为视网膜脱离。

03

杯盘比增大

了解“杯盘比”之前,先来看看什么是杯盘。下图是眼底局部的放大图像,椭圆形的结构为视盘,中间颜色较浅的部分为视杯。

杯盘比(C/D)就是视杯直径与视盘直径的比值,正常比值约为0.3~0.4,≥0.5算大视杯。

杯盘比增大多为青光眼特征性体征,如果出现杯盘比扩大,特别是大于0.6或双眼C/D差值0.2,姚海佩建议患者到眼科门诊做青光眼筛查,包括眼压、视野、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如果诊断为青光眼,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猜你喜欢

原标题:《眼科专家呼吁:这些人群检查眼底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bkzd/14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