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病况饮食

德字的简析

“德”的直觉和灵感

  早期甲骨文时代,“德”很简单,当时人们松果体都没有钙化,具备第三只眼的功能,“德”字下面是一只眼睛。这个眼睛看天上,观察自然客观规律,捕捉下降天的能量,然后把这个能量施予、散布出去,服务于自己和别人,这就是“德”。

  金文时代的“德”发生了变化。虽然这只眼睛还是向天看,还能捕捉能量,但是需要心的规范制约。这就说明,人的心已经开始有了私心,有了贪欲,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即通过修品格来让自己的第三只眼保持着明亮,从而观察到德能的流动分布,以及能量如何进入自己的身体。

  小篆时代的“德”,第三只眼基本就都消失了。七岁之后绝大多数孩子的第三只眼都已自行关闭。人们会有所经历,有的两三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烧,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容易受到惊吓,这是因为他们第三只眼没有关闭,看到了一些不能够接受、感到恐怖的景象,因此产生了肌体的热点反应而发烧。七岁以后为什么看不到?是松果体发生了钙化,由玻璃体变成了混浊体,甚至钙化成结石,最终看不到了。人类的第三只眼丢失后,就得凭自己的直觉和灵感,规范好自己的心,才能捕捉到一些特殊的现象,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当中,从明朝八股文出现并运用于教育界以后,众多的人在八股文的教育下连直觉也被扼杀了,灵感也被抑制了。所以,从明朝以后,我国的科学发展、我们民族的科学创造力就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因为西方长期保持着直觉与灵感。虽然西方没有我们的道德文化这样敏锐系统地去开发人的大智慧,但是他们非常重视保护每一个人的直觉,特别是孩子们的直觉。

  我在国外考察了一些幼儿园和学校,他们非常注重对孩子们直觉的启迪和灵感的培养,所以他们的学生虽然没有中国学生刻苦,但是他们的发明创造力却比中国孩子强大得多。想想看,中国近百年以来,都没有在中国本土上诞生出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相反,在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像以色列,他们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占有比例非常高,因为他们的民族非常重视直觉的培养。从孩子就抓起,保护了他们的直觉,保护了他们的灵感。直觉和灵感是科学创造力的原动力。通过直觉和灵感,能够从前人的知识当中发现可以开拓的空间,达到有所提升。

  如果我们仅仅只拥有后天的意识,在学校里面学习前人的经验,而没有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参与,那么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边爬行,因为创造力没有可能在直觉和灵感的主导下迸发出来。像世界上有很多的发明家,他们都是在自己的灵感和直觉当中创造科学的奇迹。由于我们的教育和方法不太成功,是一种灌入式的教育,是后天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是全部拼命地将前人所得出来的经验,灌入到了我们的大脑皮层,加重了大脑皮层的负担,封闭了潜意识的发挥和生成,所以就难以出现奇迹和突破。

  重视了德的能量性,根据古人总结的道德文化原则主动去培养,我们还是可以挽救自己的直觉和灵感的。

“德”的能量性

  《黄帝内经》揭示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天空、宇宙当中充满着德的能量,被我们所吸收,即通过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状态进入到我们的体内。大地上也充满着各种生气,这种生气分布在五谷、植物当中,这种生气通过我们饮食进入到我们体内,融入在血液中。“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也就是说这个德的能量和这个气的能量同时在我们体内混和,同时流动,并且相互激荡,而使我们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如果没有这两种能量,就不是“生者也”,而是“死者也”了。

  所以,从《黄帝内经》的揭示来说,“德”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简单理解的,只是一种行为规范、只是一种品格、只是一种品质。除了道德品格、品质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是直接营养我们的精神系统的精神食粮,我们应当去主动地亲近它、吸收它、摄入它。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bkys/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