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hyperplasticprimaryvitreous,PHPV)是一种在出生时即出现的先天眼部异常,系胚胎期原始玻璃体未消失而继续增生所致的一种玻璃体先天异常,称为晶体后纤维血管膜持续增生症,胎儿晶体后纤维膜鞘持续增生等。
本病极罕见,为小儿白瞳症的一组病症之一,大多数单眼发病(90%),以男性多见。典型的PHPV为晶体后囊及前部玻璃体大块血管纤维增殖物增生,相关诊断及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误诊率较高。原始玻璃体于胚胎期7~8个月时未能退化吸收而异常增殖为目前公认的病因。
PHPV通常为单侧,双侧出现通常合并有13或18三体。患儿在出生时即被发现,眼球小,伴有因晶状体后纤维血管团块而表现为白瞳症。虽可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后部混浊,但晶状体一般透明。
若未予以治疗,多数PHPV患眼会自行发展眼内出血、角膜混浊、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或眼球萎缩。
超声特征患侧眼球较对侧偏小,单眼发病。
患侧眼球晶体后部及玻璃体前部见略强回声团,呈漏斗状,前端与睫状体及晶体相连,后端连接视神经。
CDFI显示在玻璃体腔条索状回声内可见血流信号,由视乳头向晶体后延伸,PW显示为动脉血流频谱。
病例分享病例1.患儿女,7岁,病史不祥尽,1月前出现左眼视物不清(由丁香园注册用户梓荷提供)
病例2.患者男,30岁,从小左眼失明,因右眼外伤来检查。检查中发现左眼声像图如下(由丁香园注册用户映雪独舞提供)
鉴别诊断儿童PHPV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白瞳症相鉴别,如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等。超声、CT及MRI等影像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超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