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是PreferredPracticePatterns的简称,是美国眼科学会(AAO)编写的一系列临床指南。
PPP指南制定原则与标准
美国眼科学会(AAO)编制了一系列眼科临床指南(PPP)。PPP的编写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每册眼科临床指南必须与临床密切相关,并具有特异性,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用信息。
●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必须具有明确等级,以表明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也必须具有表明其证据强度的明确等级,这些证据强度支持了所提出的建议,反映了可利用的最好的证据。
眼科临床指南是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而不是为具体个人提供治疗方案。一方面它们应当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要,但它们又不可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遵照这些PPP指南将不一定保证在任何情况都能获得成功的结果。不能认为这些指南包括了眼科所有恰当的治疗方法,或者排除了能够获得最好效果的合理的治疗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医师应当根据具体患者提供的所有情况来最终判断对其的治疗是否合适。
对于每一种主要疾病,PPP指南就其诊治过程,包括病史评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主要治疗方法、随访和患者教育的建议进行了总结。每册PPP指南的制定,均从PubMed和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详细检索了相关英文文献。文献检索结果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审阅,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建议。专家们采用了两种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估。
专家委员会首先根据所提的建议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来进行评估。这种“对临床诊治过程重要性”的评估表明,专家委员会认为临床诊治应当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方式来提高医疗质量。对所提建议重要性的等级分为三个水平。
●A级,定义为最重要的。
●B级,定义为中等重要的。
●C级,定义为相关的,但不是关键的。
专家委员会也对可利用文献中用于支持每项建议的证据的强度进行了评估。“证据强度的评估”也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包括至少有一个来自于实施准确、设计很好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它也可以包括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的证据。
●Ⅱ级包括从以下之一获得的证据:
○设计很好的对照试验,但不是随机试验。
○设计很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
○有或无干预的多个时间点的系列研究。
●Ⅲ级包括从下列之一获得的证据:
○描述性研究
○病例报告
○专家委员会和(或)组织的报告(例如由外部同行评议的眼科临床指南专家委员会的)。
PPP指南旨在为患者管理提供指导,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指导。在使用这些指南时,只有将患者的需求作为最重要的考虑,才有可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PPP指南中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都标明了明确的证据等级,以便医师了解这一建议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初始病史评估
●玻璃体后脱离(PVD)症状[A:Ⅰ]
●家族史[A:Ⅱ]
●既往眼部创伤史[A:Ⅱ]
●近视[A:Ⅱ]
●眼部手术史,包括屈光性晶状体置换和白内障手术[A:Ⅱ]
初始体格检查
●检查玻璃体有无积血、脱离、色素细胞[A:Ⅲ]。
●用巩膜压陷法评估周边部眼底情况[A:Ⅲ]。评估周边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方法为间接检眼镜检查联合巩膜压陷法[A:Ⅲ]。
辅助检查
●如果无法评估周边部视网膜情况,应进行B超检查[A:Ⅱ]。如果未发现异常,建议经常进行随访[A:Ⅲ]。
接受治疗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管理
●告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相对风险及获益,以及手术的替代疗法[A:Ⅲ]。
●制定术后管理计划,并告知患者相关安排[A:Ⅲ]。
●如果患者的原有症状显著改变,如新出现浮游物或视野缺损,建议患者及时与其眼科医师联系[A:Ⅱ]。
随访史
●评估视力症状[A:Ⅰ]
●评估随访间隔期间有无眼外伤,包括眼内手术史[A:Ⅰ]
随访体格检查
●测量视力[A:Ⅲ]
●评估玻璃体状态,尤其应注意有无色素沉着或收缩[A:Ⅱ]。
●用巩膜压陷法评估周边部眼底情况[A:Ⅱ]。
●若屈光间质混浊,进行B超检查[A:Ⅱ]。
●如患者存在玻璃体积血、并且积血足以使视网膜混浊,应定期地进行B超检查,直至症状消失。若怀疑患者存在视网膜裂孔,在初始检查4周时再次进行B超检查[A:Ⅲ]。
患者教育
●对于有发生视网膜脱离高危险患者,应告知患者PVD及视网膜脱离的相关症状,以及定期进行随访检查的价值[A:Ⅱ]。
●对于视网膜脱离发生风险增加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如其症状出现显著改变,如浮游物增加、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应及时与其眼科医师联系[A:Ⅲ]。
治疗
治疗方案见表5。
(转发此条信息,并截屏告知编辑部的读者,可获赠本篇文章的PDF版。亲,心动吗?动一动手指即可哦。)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