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疾病危害

媒体360姚克教授团队为美籍华人成功实

姚克教授团队打出从医30多年

首例“超级四联手术”组合拳

美籍华人来杭旅行,风景看过瘾了,眼睛却差点失明

突发的眼病非常棘手,治疗过程惊心动魄

昨天下午2点,浙医二院眼科病房里。

黄女士特意摆了个造型,和姚克教授美美地拍了张合照。她转头和丈夫耳语,一定要把这张照片存在手机里,带回美国去。

这是最后一次查房,她实在太感激眼前这位恩人了。握着姚克教授的手,眼里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杭州非常美丽,但杭州的医生护士更美,我们在美国根本找不到这么好技术的医生。”

时间拉回一个月前。一场突来的急性眼病,让她差点失去光明。右眼青光眼急性发作,又患有膨胀期白内障,眼压高到仪器都测不出来,病情非常棘手。

说起手术,在场的医生护士不禁感叹,“你相信吗?4个眼科手术,一台手术完成!”。

为黄女士主刀的正是著名眼科教授、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据了解,这也是他从医30多年来首例“超级四联手术”。

右眼突然连光都快感觉不到

黄女士今年57岁,旅美华侨,不会说中文。和钱报记者聊天时,一直乐呵呵地笑着。

整个发病过程,主要由黄女士的老公说给我们听——

我刚退休不久,和老婆开始周游世界。今年第一站,定在中国。我们是4月4日,从美国飞来杭州。两人兴致都很高,去了西湖、宋城,还到上海外滩也去转了转。

意外发生在4月8日。

当天晚上,我们在宾馆里休息,她突然说自己头疼,没说一会儿,还开始呕吐起来。我以为是旅行累着了,光飞机就坐了14个小时。于是,我让她好好休息,可那一夜她疼得“啊啊啊”直叫,两人都没睡好。

第二天,医院。原来是眼睛的问题:右眼青光眼急性发作。医院,也吃了专家开的药、输了液,还滴了眼药水,但都没效果。

老婆以前眼睛从来没有毛病,视力很好,但这次发病却很重很重。她的右眼,不要说看清东西了,最后连光都快感觉不到了。她平时很爱看书,也喜欢旅行。好不容易到退休,准备好好享受生活,现在右眼却可能失明,她整个人都吓坏了,我们都接受不了。

整整一周,吃不了东西、睡不着觉,老婆的身体一下子垮了,根本不可能撑着回美国看病。用药没效果,只能动手术。我托亲戚四处打听,得知全国最好的眼科医生在浙医二院,赶紧找过来。

30多年眼科手术这次最难

黄女士夫妇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姚克教授身上。

他是亚太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APACRS)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在过去三十年中,他推进了国内白内障手术的五次技术革新,同时也是国内做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最多的眼科医生。

但这一次,这位全国最好的眼科医生也有些头疼。“从医30多年,这次手术是最难的。”昨日下午,姚克教授告诉钱报记者。

手术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眼睛“太小了”。黄女士身高大约只有1米50左右,身子也瘦,整个人都是mini型。她的右眼也比正常人小一号,属于先天性短眼,眼球结构本身不正常。

其次,她患有膨胀期的白内障。膨胀的晶体挤占了房角,房水流通不畅。加上连日旅途疲惫,房水的“出水孔”完全被堵死,引起了青光眼急性发作。

还有,眼压太高了,超过测量设备的上限60毫米汞柱,测都测不出来。要想手术得先控制眼压,但药物不起效果,持续一周用了口服、输液、穿刺放液、球后注射麻药等方法,还是没降下来。

如此之下,情况陷入了两难。不做手术,长时间的高眼压会造成视神经的永久损害,导致失明;如果做手术,在高眼压下进行眼科手术,要冒极大的风险!

难题摆在了姚克教授面前。

黄女士的老公,退休前在美国卫生研究所工作。“真的是危在旦夕!”他回忆说,因为眼压过高,老婆的右眼已经硬的像块石头。

他对姚克教授说,“我们哪儿也不去了,打听过了,你们最好的,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姚克教授很有感触。他说,如果因为自己的犹豫,而使远道而来的患者带着失望离去,不仅是患者的遗憾,也是医者永久的遗憾。“专家遇上犯难的病,也是没退路啊!”。

术中出现最不愿碰到的危险一幕

为争取最大的复明希望,姚克教授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决定立即手术。

4月26日,黄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

姚克教授首先做了青光眼减压手术,显微镜下在眼球上方眼白的位置分开了一层3mm*3mm薄薄的瓣膜,下面又开了一个0.8mm*2mm的微出水孔。为防止膨胀的混浊的白内障再次引发青光眼,接着又做了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一切驾轻就熟,但意外突然出现了:术中爆发恶性青光眼。

这是眼科手术中最为凶险的一种术中并发症。刚刚植入的人工晶体也向前移位,与角膜内皮紧紧贴合在一起,患者极可能失明。

姚克教授的前额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当机立断,决定再做玻璃体切除术。用最先进的微创23G穿刺针稳稳地扎入眼内,随着“嗒嗒嗒”玻璃体切割头的切割声,眼压开始慢慢下降。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操作“玻切头”,一边用左手食指的指尖轻轻按压眼球表面来测试眼压。随后,又注入了气泡维持前房稳定。

这一过程,姚克教授进行得非常小心、细致。一方面要尽快完成手术、一方面又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伤及眼内组织。同时,因为黄女士不会中文,他还要不时地用英文与她进行交流、安抚情绪,引导她注视的方向和目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整场手术耗时1个半小时,是姚克教授平时手术时间的五、六倍。

手术结束时,手术室里传出了阵阵笑声。在高眼压恶劣情况下,完美完成这台包含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眼前房重建及加气成形术的手术,难度值太高了,含金量也太高了。

现在已经能看到视力表第一排

术后的当天晚上,姚克教授失眠了。他心里还在惦记:患者经历了如此复杂、漫长的手术,会不会再次出现术后恶性青光眼?

而病房的那一头,黄女士已安然入睡。眼压终于降下来,她得以甜甜地睡上一个安稳觉。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手术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是2.34天,是全国最低的。但对于黄女士这位远道而来的特殊病人,姚克教授特意关照要留院多观察些日子。

他破例地一天双查房,并记录下患者术后每天的复查数据。

术后的1-3天,黄女士的眼压维持在30毫米汞柱左右,但术眼的疼痛感已缓解。一周后,情况已完全稳定。于是,5月5日,姚克教授和尹金福教授二位名医联手,由尹教授又为黄女士实施了密闭状态下滤过出水口松解术。

目前,黄女士的眼压稳定在15毫米汞柱左右,已完全正常。

昨日下午,钱报记者坐在病床旁,问:阿姨,你现在感觉如何?

她笑着说,已经能看到视力表第一排E字,“小姑娘,你的脸我都能看清楚哦。医生说了,视力还会再好起来。”

根据医生建议,过半个月等伤口恢复得更好,黄女士再飞回美国。这段时间,她准备和丈夫到广州玩一圈。按她的话说,眼睛都恢复好了,还不赶快多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聊天时,夫妇俩说了姚克教授一堆好话。钱报记者提起,以前采访过姚克教授,他最欣赏的医生品质是刚毅、能吃苦、有担当。

听到这里,黄女士笑得更开心了。她点点头说,“这次,我的感受最深刻!”

小贴士

这几类人群当心青光眼“找上门”

青光眼被称为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因为青光眼的手术一般只是控制眼压,保护并维持剩余的视力。

据了解,有四类人群较容易得青光眼。

一是有青光眼亲属的人,由于遗传因素,这类人患青光眼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数倍;二是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三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四是工作压力大、过于辛苦劳累、生活无规律、容易发脾气、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的人。

郑琪傅跃增/文

来源:《钱江晚报》.5.10B版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jbwh/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