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疾病危害

挫伤性黄斑病变并视网膜前出血

患者男,50岁,因“左眼外伤后视朦3d”入院。眼科检查:左眼视力(VOS):指数/眼前;眼前段(-);玻璃体混浊(+)。眼底彩照示黄斑区上方约10视盘直径大小视网膜前出血,拱环下半部可见暗黑色视网膜下出血灶(见图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示出血灶处见大片遮蔽荧光(见图B)。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出血灶于视网膜前呈中高反射信号,其后各层视网膜组织反射信号消失(见图C),同时伴视网膜下出血(见图D)。治疗: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击穿视网膜前出血囊袋。

3d后复查:眼底彩照示黄斑区残留舟状淡黄白色灶,其中央及颞侧仍可见暗红色视网膜下出血灶(见图E)。FFA示玻璃体浑浊加重;黄斑区视网膜下舟状出血性遮蔽荧光,网膜前出血基本消退(见图F)。OCT示视网膜水肿增厚,内层表面线状高反射信号条带,中心凹全层裂孔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条带增厚、反射增强,欠光滑、连续中断(见图G),视网膜下出血仍未吸收(见图H)。予抗炎消水肿、活血化瘀等综合性治疗。2个月后,VOS0.08;眼底彩照示黄斑区拱环灰白色增殖膜,其鼻侧一斑点状淡黄白色灶;OCT示黄斑区增厚、积液并囊样水肿,中心凹失去正常形态(见图I)。8个月后,VOS0.1;OCT示黄斑水肿明显消退(见图J)。

2年后复查:VOS0.2;彩照示黄斑区拱环处残留少许淡灰白色膜(见图K)。OCT示黄斑区颞侧内界膜欠光滑,颞侧视网膜及中心凹变薄,光感受器内外节(IS/OS)层条带不清(见图L)。

视网膜前出血指出血位于玻璃体后界膜或视网膜内界膜与视网膜之间的间隙内[1],而Valsalva动作致黄斑前出血多表现为内界膜下出血[1,2],因重力作用而形成袋状;出血完全吸收后,多不留痕迹或仅见一条细窄的弓形白线[3]。在治疗上可采用保守治疗、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术[4]清除视网膜前出血。

本例患者采用Nd:YAG激光治疗,收到较快的预期治疗效果,激光治疗后发生黄斑视网膜前膜并水肿,经抗炎、消水肿、营养神经细胞等综合治疗,前膜及水肿相继吸收。

本文作者为广州医院眼科郭露萍郑瑜曾婧文晔,已发表在《眼科学大查房》上。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







































怎样治疗白癜风呢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jbwh/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