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的发病率高达80%,不仅中老年人多发,而且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眼前黑影飘动应排查飞蚊症
海珠生活若冬报道
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眼病,发病率高达80%,主要以中老年人和高度近视患者多见。一旦患上飞蚊症,病人会感觉眼前有小飞蚊或黑影飘动,但不少人误以为只是眼睛劳累产生的幻觉,若不注意休息和及时就诊检查眼底,可能有视网膜剥落的危险。眼科专家指出,过去,出现飞蚊症往往是在40岁后,可现在随着人们压力的增大,飞蚊症患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用电脑、读书、看电视后,眼前突然出现小黑影,有时在眼前一闪而过,有时像蚊子一样飞来飞去,尤其在光线明亮或白色背景衬托下更为明显?你是否以为这是眼睛太累后产生的幻觉?殊不知,你很可能是患了常见的一种眼病——飞蚊症。
飞蚊症就诊患者女比男多一半
广医院眼科主任沙翔垠博士介绍,飞蚊症一般是由眼睛玻璃体浑浊或玻璃体后脱离引起的。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玻璃体会随之老化,原来的凝胶状态会发生部分“液化”,出现轻度混浊,混浊物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飘浮游荡。当光线进入眼内时,这些混浊的阴影透射到视网膜上,人们就会看到“飞蚊”。患者眼前会出现黑点,并且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飞来飞去,好像飞蚊一般,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环形、点状、线状等。在光线明亮或白色背景衬托下,比如看蓝色天空、白色墙壁的时候,更容易发现它的存在。敏感的人甚至可以描绘出它们的各种不同形状。
“飞蚊症的发病率高达80%,年龄增长、过度用眼疲劳、外伤、炎症(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症)都可以诱发飞蚊症。理论上男女差别不大,但在我接触的病人来看,女患者更多见一些,大约比男患者多一半。”沙翔垠解释说,“可能是女性更敏感或更细心观察,也可能是跟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女性到了中年期,玻璃体更容易液化。”
玻璃体浑浊是生理性的,特别是年龄到了一定时候,还会出现玻璃体后脱离。沙翔垠指出,有些老年人眼前突然出现一两个黑影而不伴其他症状,往往就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很多老人家描述得很清楚说,眼前有圆形东西晃来晃去。”
眼前有黑影飘动做个眼底检查
专家称,飞蚊症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患者。如果是有少量的黑影在眼前飞动;虽然两眼都有飞蚊现象,但无法确定是哪只眼睛;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此种现象不会加重或产生变化,“飞蚊”位置也较固定。这类情况多为良性飞蚊症,只要注意休息,多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症状就能消除,不需要进行专门治疗,但患者最好要有“与飞蚊共舞”的心理准备。
“不过,定期作眼底检查还是必须的,尤其是老人家和高度近视人群(视网膜比较脆弱)一定要注意做散瞳查眼底。有的飞蚊症会引起并发症,如眼底出血、视网膜剥落。”沙翔垠告诉记者,“门诊每年因为飞蚊症就医的几百个病人中,就有十几个病人被查出视网膜裂孔、眼底出血等问题。”
沙翔垠还提醒说,如果患者感觉“飞蚊”现象短期内明显增多,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说不定视网膜已经有开裂了;若伴有眼前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或是飞蚊症突然发生,只有一个眼睛有,且黑影较多、飞舞的方向不定,视力变差,就很可能是病变比较严重了,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对于确诊只是玻璃体的轻度变性,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太在意,反而会更不舒服,建议外出时戴太阳镜。
“夜猫子”、“近视眼”尤其要重视
“过去飞蚊症往往是在40岁后,但现在飞蚊症年轻患者也越来越多。”沙翔垠说,很多白领和学生,过起了“夜猫子”生活,晚上节目丰富,不注意休息;长期使用电脑造成视疲劳或是近视度数逐年升高,也加入了飞蚊症患者的大军。
案例点评——
案例1:广州某高校研究生小徐,近视多度,前天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心情很激动,晚上约了一帮朋友喝酒唱k庆祝,玩到凌晨三点,又去珠江边吹风继续喝酒,直到凌晨五点才回去休息。他中午十一点多醒来,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眼睛出血,、随后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医院。经检查,小徐视网膜下边出血。
点评:小徐主要是休息不好,诱发了飞蚊症,而且引发了并发症,眼底出血。治疗用活血化瘀的药物,1—2个月,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用眼,多做运动。
案例2:白领阿天,长期患有眼睛炎症,每天工作都离不开电脑,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昨天在办公室不小心眼睛撞到门框,下班回家后眼睛就特别不舒服,不仅感到双眼干涩,还痒痒的,甚至眼前还有“飞影”。满心疑医院,经过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一种自己从未听说过的病——“飞蚊症”,而且视网膜有脱离的迹象。
点评:阿天患有眼睛炎症,本身就容易诱发飞蚊症。另外,长期用眼疲劳,再受外力撞击眼睛,眼睛很受伤,所以病态比较严重。对于视网膜脱离,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年轻人要重视用眼卫生,定期检查眼睛,才是远离疾病的根本。经常到室外运动有利于眼部健康和减缓视疲劳,特别是能提高对视网膜血管病变的防御能力。注意合理用眼,看一段时间书后最好能休息一会儿。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治白癜风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