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扰,总是感觉眼前有像蚊子一样的东西飞来飞去,影响了日常生活。这个“会飞的蚊子”到底是什么呢?
飞蚊症现象在临床中很常见,它是指眼前有随眼球转动的小黑影,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点状和线状等,很像蚊子,因此形象地被称为“飞蚊症"。当注视白色或者明亮的背景
时,更容易发现“飞蚊”的存在。
许多患者都有关于飞蚊症的困惑:
这到底是不是一种病?
该怎么去治疗呢?
要想真正了解飞蚊症,必须先来了解下眼球中的一个特殊结构--玻璃体。
玻璃体并不是玻璃,其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9%。它是人眼中类似于玻璃一样的无色、透明胶质体,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充满于整个玻璃体腔,具有透光、使眼球成形、稳定眼内组织等作用。
研究表明,21~40岁之间有5%的人玻璃体发生液化,40~60岁之间达到40%,60岁则增加到80%。具有高度近视的人,会更早、更高比例发生玻璃体液化,出现“飞蚊”现象更为常见。
生理性飞蚊症通过治疗可以得到改善,病理性飞蚊症需针对病因治疗,多数可获得治愈。
1.生理性飞蚊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像人会出现白头发一样,玻璃体也会出现“老化",即玻璃体发生液化和变性等,可导致玻璃体腔出现混浊物,我们称之为玻璃体混浊。当这些混浊物被外界光线投影到视网膜上,人们就能感觉眼前出现了飘浮的黑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飞蚊症”。一般不影响视物,可不进行特殊治疗,或可通过相应治疗改善症状,但通常不能治愈。
2、玻璃体变性:
眼内炎、葡萄膜炎、眼球内部出血等因素可使玻璃体混浊变性,进而出现飞蚊症,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针对病因治疗,这些原因引起的飞蚊症多可治愈。
3、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等病变可使飞蚊症视物模糊症状急剧出现,及时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有可能治愈,但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较严重的后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也可出现飞蚊症表现,应针对原发病治疗,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通过治疗可改善飞蚊症,但由于原发病不易治愈,通常飞蚊症也不易治愈。
4、玻璃体积血:
眼底血管破裂出血,也可出现飞蚊症视物模糊的症状,使用止血药物后积极寻找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可以有效治疗飞蚊症,通常可得到治愈。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部分眼部外伤、异物、寄生虫、肿瘤以及眼部手术恢复不良者,均有可能出现飞蚊症,需针对病因治疗,多可获得缓解或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