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医生》是曾在大连市某新闻媒体工作的宋丽英记者应邀医院
锦旗是一个现代专有名词,指的是那种用彩色绸缎(多为红色)制成的旗子,是一方授予或送给另一方,用来表示表扬、敬意、谢意等。在我的工作经历中,经常能看到那些写着“医德高尚”“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医术精湛”赞扬词汇的患者送给医生的锦旗(我说是挂在墙上的“表扬信”)。医院负责保管锦旗的朋友对我说,是不是现在患者的经济条件好了?怎么最近送锦旗的多了起来?而我却认为,给医生送锦旗的患者多了,说明医患关系好了。
前不久,医院宣传科接待了一位来送锦旗的患者家属。这位家属用了相当长的“篇幅”讲述了她做锦旗的过程。在大连,她前后找了三家公司,都因人家写的词不理想不可心而没有做成,而她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后来,她打电话找到了哈尔滨的一家公司,他们听完她讲述的整个治疗过程后,为她精心制作了这样的锦旗:“华佗再世圣手点亮世界扁鹊重生仁爱送来光明”。这个锦旗一看就知道是送给眼科医生的。可我就不明白了,做个锦旗咋就那么费事儿?问了才知道,这位患者“那么费事儿”地做锦旗,是因为有一位眼科医生更加“那么费事儿”地为她的家人治好了非常难治的眼病。
这位眼科医生就是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邹吉新。
那么,那种“非常难治”的眼病究竟又是什么病呢?答: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由病毒感染(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典型表现为视网膜坏死、视网膜血管炎、玻璃体混浊和后期发生的视网膜脱离。这种眼病是一种特殊的葡萄膜炎。而葡萄膜炎因病因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致盲眼率较高等,已引起了世界眼科界的重视。由于其发病及复发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所以预防无从下手,治疗效果也很不理想。邹吉新医生治疗的就是这种非常难治的眼病。
邹吉新医生又是怎样治疗这种难治眼病的呢?第一步是用药静脉抗病毒治疗,第二步手术治疗。在炎症好转、玻璃体混浊好转、眼底周边坏死灶逐渐吸收的情况下,邹吉新医生找准时机决定为患者做手术。这个手术由5部分技术组成(技术性太强,不介绍了),其中有一个部分是邹吉新医生冒着风险坚持的——用气体填充替代硅油填充。当时,国内治疗葡萄膜炎最权威专家张美芬教授,在邹吉新医生征求她的意见时,她不无担心地认为气体填充复发网脱的几率大,建议采用硅油填充。然而,邹吉新医生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方案——气体填充。
为什么一定要坚持用气体填充呢?眼科用的硅油是在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作为玻璃体填充物使用的,往往是针对有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使用。由于硅油填充后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因此,仅限于十分严重的眼病才会使用。但是,由于硅油填充的体位要求不如气体严格,止血的效果比气体要好等原因,更适合年老体弱患者和不适于气体填充的患者,当然,手术起来也相对简单易行。邹吉新医生说,硅油填充后通常是需要取出的,而这种取出的风险绝对不小于任何一种手术,也就是说,取出硅油时也可以出现出血、网脱等风险。气体填充不需要再次手术,也避免了硅油充气期间由于硅油毒性等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但这需要娴熟的手术技术及对病情准确的预判做保证。邹吉新医生在治疗其他眼底病、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尽可能采用气体填充的办法治疗,就是为了避免再做一次取出手术。这次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尽管有相当的难度,他仍然坚决果断地采用了气体填充。
我常见锦旗,却没有见过在送锦旗的同时附上一张“红字报”。这张“红字报”如同一份说明书,更详细地介绍了整个治疗过程,更完整地表达了“锦旗”中的感激之情。“红字报”说:视力从什么都看不见恢复到基本正常了(已经达到0.4了);家庭经济有困难不用去北京治病了(有的大连医生说只能去北京治疗);一个普通的工人又可以重新工作了;家里的顶梁柱又可以养家糊口了……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