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探索:王女士10年白塞氏病,误认为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延误治疗,造成关节损伤。白塞氏病是怎么回事?与口腔溃疡有什么区别?
医院口腔黏膜科专家指出:白塞氏病又称贝赫切特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私处溃疡、眼炎为临床特征,同时可以出现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受累,是一种慢性变异性系统性血管炎。
之所以白塞氏病容易和口腔溃疡混淆,是因为白塞氏病的首发症状以口腔溃疡为主,可高达99.5%。白塞氏病的口腔溃疡和普通口腔溃疡发作症状有两个共同点:
①病程在一周左右,可缓慢自行愈合;
②反复发作,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
在中国,白塞氏病是全葡萄球膜炎的首要病因,失明致残率较高;另一些患者消化道溃疡发生率较高,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肠瘘、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大多数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轻,常见为有发热,乏力,食欲下降,头痛,关节疼痛等,因此及时发现白塞氏病早期症状表现,有助于防治疾病给身体带来的损伤。
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测白塞氏病?
1、反复口腔溃疡,1年内发作3次;
2、反复私处溃疡;
3、眼睛病变:前后色素膜炎、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血管炎;
4、皮肤病变: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脓性丘疹、痤疮样皮疹(除外类固醇激素所致);
5、针刺试验阳性。
以上5项中,具备第1项,并加上其余4项中的2项,可诊断为白塞病。
医院温馨提示:除了白塞氏病,还有一些疾病也爱“伪装”成普通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例如创伤性溃疡、口腔癌等,因此一旦发现溃疡明显增大、伴有面部淋巴结肿大,或口腔溃疡超过半月难以愈合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