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的一个下午,赵晓辉教授像往常一样坐诊,陆陆续续接诊完几个病人后,走进来一位清瘦又精神矍铄的老爹爹,见面后老人家激动不已:“赵教授,您好,我经过多方面咨询得知我的手术很不好做,所以慕名而来找您”。在随后的病史询问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家今年88岁了,3年前做了右眼的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但是1年前开始右眼视力下降非常明显,现在已经看不清楚东西了,经过详细的专科查体我们发现,老人视力下降的原因并不是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后发性白内障(白内障囊外摘除或晶状体外伤后,残留的皮质和脱落在晶状体后囊上的上皮细胞增生,在瞳孔区形成半透明的膜称为后发性白内障),而是人工晶体出现了乳白色浑浊,这种情况临床上并不常见。赵教授安抚老爹爹道:“您放心,我会尽全力做好的!”赵教授为患者制定了人工晶体置换的手术方案,并尽快安排了住院。
术前人工晶体乳白色混浊
手术当日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当老人走进手术室,作为手术助手的我虽早已有心理准备,但实际手术操作起来比我想象的更加困难,由于老爹爹的人工晶体和囊膜紧紧粘在一起很难分开。我心里暗暗着急,然而接下来一场魔术般的表演彻底征服了我,赵教授沉着淡定,将那枚混浊的人工晶体成功取出,植入了新的人工晶体,我不禁捏了一把汗。
最后,老爹爹在离开手术室时很激动,止不住的说道:“谢谢,谢谢你们的努力,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宽慰。”他的一番感谢竟让我也为之感动,这将是我今后行医路上的一盏夜灯,一缕医者情怀。
专家简介
赵晓辉医生工作照
赵晓辉,副主任医师,医院眼Ⅱ科副主任
诊疗专长:复杂病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青光眼手术、复杂眼外伤救治
学术任职与荣誉: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中国眼科医师协会白内障及人工晶体专委会委员,湖北省眼科医师协会委员,湖北省白内障学组副组长。美国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协会会员。欧洲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协会会员。瑞士巴塞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主编专著3部,发表SCI及权威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柴歆医生工作照
柴歆,主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医院,擅长眼表疾病、白内障及青光眼等的诊断和治疗。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