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屠元星的座右铭。
在屠元星出生、成长的那个年代,农村条件艰苦,医疗资源匮乏,白内障还鲜为人知,怀揣着救死扶伤的梦想,屠元星立志长大做一名眼科医生。年屠元星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并医院眼科工作,让患者重见光明成为他作为眼科医生的最低标准。
图|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屠元星
医者仁心守护光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白内障是引起窗户混浊甚至致盲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慢性病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也会得白内障,在科学发达和技术娴熟的条件下,为了给更多患者减轻痛苦,作为院长的屠元星,每天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开展10多台手术。
95岁的邵奶奶(化名),是屠元星近万名白内障复明患者中最年长的一位,回忆起当天的手术,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老人家年事已高,基础疾病也很多,手术的风险高。有人劝我说要充分考虑风险,万一手术不成功,可能会得不偿失。可什么叫医者仁心?我认为让老太太有生之年还能看着儿孙绕膝,哪怕只有一年半载,这才是我们医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屠元星顶着压力,顺利完成了手术。邵奶奶恢复得也很理想,儿孙膝下承欢,家人共享天伦。
图|下乡白内障筛查
为了让更多像邵奶奶这样的老年人重见光明,年开始,屠元星在我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带领科室同事们踏上了白内障筛查和免费手术的公益之路。他们不惧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下基层,走农村,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不管在哪里出诊,屠元星总是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详细地询问病史,认真地进行检查。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他都会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放心就医,安心手术。
截至目前,白内障筛查小组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市16个乡镇街道,已为近万名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恢复光明。
精益求精学科带头
屠元星的社会职务很多,医院协会第四届理事、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金华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兰溪市医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等等;荣誉纷至沓来,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突出贡献奖、兰溪市十佳青年、兰溪市第七批拔尖人才、兰溪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获得者……而这些,都源于他数十年来的辛勤专研。
多年来,屠元星一直从事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他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全市范围内第一例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术、第一例白内障手术、第一例眼科显微手术……无不凝聚着他的辛勤心血。
图|屠元星进行白内障手术
在紧抓专业技能的同时,屠元星在培养人才上也不遗余力。在医院举办免费培训班,向院内外眼科医生开放,除了开设自己擅长的角膜病和白内障课程之外,还开展了眼底病等疾病诊治的培训和教学,竭心尽力地为学员提供学习发展平台。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眼科诊疗能力不断攀升,年门诊量达2.5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多台。年,浙大二院眼科徐雯教授专家工作站落户眼科,在浙二专家的帮助下,眼科的诊疗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在浙中地区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成为长三角眼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图|屠元星进校园公益讲座
心系患者优化服务
年,医院管理者的岗位。从科主任、院长助理、党委委员、主持工作副院长到现在的党委副书记、院长,他一直将“以患者为中心”核心思想贯穿管理的始终。
在屠元星看来,一支拥有较高职业操守的医院最坚定的基石。注重对医疗团队的思想素质培养以及医疗技术的提升,医院管理上的主导方针。在屠元星的倡导下,医院将服务品质纳入科室考核,深入开展“优质服务行动计划”。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把分级诊疗落到实处,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让很多的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
近年来,医院在深化医改的背景下,体现疾病疑难程度的CMI值和体现收治病种广度的DRG组数逐渐上升,三、四级手术比例也明显上升。面对药品零加成、支付方式变革等新形势,医院运行机制,已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只用效果好的,不用价格贵的。”这是屠元星跟临床医生经常强调的。医院而言,意味着技术一流、服务一流,以最小的成本消耗提供最优的医疗服务,让广大群众真正受益。
在屠元星心里始终坚信:患者的健康是我们医务人员永恒的追求,高尚的医德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珍爱。展望未来,我们愿意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为健康兰溪梦贡献我们毕生的力量。
分享
点赞
在看
文/编辑/陆妙妃
图/宣传中心
审核/张伟艳
医院医共体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yywl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