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叔你看报纸怎么不用戴眼镜呢?
我做白内障手术了呀!
哎哎哎哎,李阿姨也做了呀,看远处清的很,看报纸还得戴个眼镜呀!
我在市二院做的屈光白内障手术,2毫米微切口,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所以看近看远都很清楚。
传统白内障手术目的仅仅是追求简单的复明效果,即“看得见”,现在简单的“看得见”已不能满足白内障患者术后需求。随着高端白内障技术的运用,屈光白内障手术可一并解决近视、散光、老花等眼病。
四旬男子视力下降
感觉右眼像“瞎”了
1
49岁的刘先生,5年前出现右眼视力不清被确诊为白内障,妻子再三劝说手术,刘先生却因为害怕,并抱有“日常行走视力还有,减轻经济负担”的心态,熬过了一年又一年。近期,刘先生视力明显下降,仅有微弱的光感,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刘先生及家属紧急来到医院就诊。
眼科主任周明波为刘先生测试视力时,发现刘先生右眼连视力表上最大的字也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周主任的手在眼前晃动,视力极差,基本属于“独眼病人”,晶体混浊已经十分严重,需要手术治疗。
远、中、近都看得清
视力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
1
刘先生告诉周主任,身边一些亲友接受过白内障手术,还要戴老花镜,然而他手术后不想戴眼镜。经过充分沟通病情和严密的术前准备,周主任决定为刘先生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植入多焦点散光非球面人工晶体。
多焦点散光非球面人工晶体是整合了可折叠、非球面、蓝光保护、多焦点和矫正散光五种技术,充分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该人工晶体可针对角膜散光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远、中、近全程视力,既可矫正角膜散光,提高远视力,又解决老年人的老花眼,极大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
术中,周主任凭借娴熟的技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第二天,刘先生右眼视力由原来的0.1提高到术后0.8,出院时他激动地对周主任说:“当时我真以为右眼从此就瞎掉了,没想到还可以重见光明!真是谢谢你们了。”
半个月后刘先生复查时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得明亮清晰,无论是远处的人脸还是手机上的小字,都能轻松分辨,视力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现在打麻将再也不会看错牌了。”心情愉快的刘先生和家人开玩笑道。
白内障拖不得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1
造成白内障的原因非常多,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简单地来说,是因为眼内的晶状体老化,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所以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都可能发生老年性白内障,另外糖尿病、近视、眼内炎症、外伤等因素也可加速白内障的发展。
虽然白内障非常常见,但眼科专家建议当患者发现已影响到正常生活,如戴镜矫正情况下仍然无法读书看报、出行有困难等,医院进行手术,如果拖到眼睛几乎看不见就诊,虽然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不仅会大大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此时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白内障手术已非常成熟,伤口小、患者恢复快,当天即可出院,手术后视力马上就能得到较好地恢复。
屈光白内障手术vs复明白内障手术
视觉质量
复明白内障手术只追求看得见,屈光白内障手术在复明的基础上,追求看得清晰、看得舒适、看得持久。
使用设备
屈光白内障较复明白内障使用的设备精度更高,检查步骤更多,切口要求更小。
使用晶体
复明白内障手术使用的晶状体,仅仅能满足单个焦点的清晰视力。屈光白内障手术通过植入功能型人工晶状体,可以实现远、中、近全程,早、中、晚全天候的优质视觉体验。
屈光白内障手术的目的
1、提供术后优良的远、中、近视力,帮助患者摆脱老花镜的困扰;
2、最大限度的矫正规则和不规则散光,减少术后佩戴眼镜;
3、尽可能减少眼部像差,提供术后良好的对敏感度,减少术后夜间眩光对视力的影响;
4、术前对严重干眼病进行干预,减少泪膜不稳定对视力的影响;
5、双眼平衡、搭配,提供更佳的术后双眼视觉功能;
6、为每位患者的眼部情况、职业特点、以及对视力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规划及手术设计。
专家简介
眼科专家
周明波
主任医师
?市二院眼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
?国际眼科期刊特约审稿专家
?完成眼科手术近万例
医院、爱尔眼科集团、何氏眼科集团工作,担任科主任、客座教授、医疗院长等职务。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眼底,泪道等眼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在高度近视的诊治,复杂眼外伤的治疗、高端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术均超万例。
参与和负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远程AI识别软件开发,在中华眼科学会及中华眼外伤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型眼科会议多次作为讲者发言,荣获过省、市级新技术应用奖6次,曾赴港、澳、新加坡等医疗机构进行学术访问,在省市电视台多次作为眼科专家做过眼健康科普节目,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0篇。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