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每4小时1次,或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泻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训练患者眼球想各方向转动,以便术中适时配合。
(4)遵医嘱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或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5)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剪睫毛,眉毛过长者,修短,女患者的长发梳成辫子,或用发网,做好护理记录。
(6)遵医嘱术前给药,对圆耳厘翳内障及视网脱离患者行快速散瞳。(7)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手术眼及手术名称。
2、术后护理
(1)患者回病房后卧床休息,安定情绪。
(2)给半流质或易消化的饮食,禁忌咀嚼硬的食物。
(3)定时巡视患者,注意敷料及眼罩有无松脱移位、伤口有无渗血等,如有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并做好记录。
(4)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3、椒疮
因外感风热邪毒,内有脾胃积热,内外合邪,上壅胞睑,脉络阻滞,气血失和,或湿毒淤积所致。以睑内有砂涩微氧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胞睑,与脾胃有关。沙眼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1)患者所住环境,个人卫生习惯。
(2)眼部症状,有无食物模糊。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和实验检查结果。
(5)辩证:风热客睑证、热毒壅盛证、血热瘀滞证。
2、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执行接触性隔离。
(3)患者的毛巾、脸盆、手帕、衣物等定期曝晒或消毒。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密切观察患眼的痒、干涩、痛、分泌物、羞明流泪及视力变化。
3、给药护理
内服中药宜温服
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诫烟酒。
5、情志护理
劝患者控制情绪,不宜激动,避免肝火上炎。
6、临证(症)施护
(1)眼痒、干涩、痛者,遵医嘱滴用眼药水。
(2)眼眵分泌物时,遵医嘱用清热解毒中药煎水去渣后洗眼。
(3)眼睛畏光、眼泪时,应当避光,必要时配戴护眼镜。
3、健康指导
(1)椒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其毒邪常附着在患眼的分泌物及泪液中,易经手、毛巾、水源等传染他人,应加强其防治。
(2)指导患者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提倡一人一巾,水源充足的地方提倡流动水洗脸,不用手揉眼。
(3)患者的洗脸用具要与健康人分开使用,应挂在通风处或晒干。
(4)患者不宜去游泳馆游泳。
(5)稳定情绪,避免肝火上炎。
4、天行赤眼
因猝感疫疠之气,疫热伤络;或脾胃积热,内犯于肝,上攻于目所致。外白睛爆发红赤、点片溢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累及双眼,与肝、脾、肺、胃有关。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6)流行病学史。
(7)眼部症状及并发症。
(8)心理社会状况。
(9)眼部检查和眼分泌物涂片镜检结果。
(10)辩证:风热外袭证、热毒炽盛证。
2、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严格执行眼部接触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眼的病情变化,有无目痛羞明,砂涩灼热。
(2)观察眼部分泌物的性状,颜色。
(3)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
3、给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滴眼药水,冲洗患眼。
(2)患眼滴药时,应先滴健眼,后滴患眼。污染敷料予以焚烧,避免交叉感染。
(3)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疗效及反应,做好记录。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宜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
(2)忌辛辣或油炸食物,禁烟酒。
5、情志护理
耐心解释本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消除精神负担。
6、临证(症)施护
(1)对泪量多者,遵医嘱用中药眼液的湿棉签(生理盐水)清洁患眼,每晚睡觉前涂用眼膏于结膜囊内。
(2)大便秘结体弱患者,可口服蜂蜜水或遵医嘱泡服中药代茶饮。
3、健康指导
(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揉擦眼部。
(2)患眼禁包盖或热敷。
(3)饮食起居有节,注意七情变化。
(4)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其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
(5)如果一眼发病,另一眼更需保护,以防患眼分泌物及眼药水流入健眼。
(6)患病期间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
5、聚星障
因外感风热,伤及黑晴所致。以黑晴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联缀,或团聚,伴有涩痛、羞明流泪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位在黑晴,与肝、胆有关。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1、护理评估
(1)有无感冒史或身体劳累等因素。
(2)视力检查,眼内不适症。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5)辩证:肝经风热证、肝胆火炽证。湿热藴伏证、正虚邪留证。
2、护理要点
2.1一般护理
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视力、眼内涩痛、畏光流泪等。
(2)观察患眼病变部位及瞳孔的形状和大小,对光反射是否迟钝等。
2.3给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滴眼药水和眼药膏。
(2)遵医嘱给患者实施眼部熏洗或湿热敷。
(3)中药汤剂宜温服,如肝胆火炽型宜凉服。服药后观察疗效和反应,做好护理记录。
2.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2)宜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2.5情志护理
安心静养,切忌烦躁,焦虑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2.6临证(症)施护
(1)患者有头目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白晴混赤或刺激症状时,可遵医嘱中药煎水熏洗或湿热敷。
(2)病情加重,黑晴溃疡有穿孔危险时,遵医嘱处理。
3、健康指导
(1)避免感冒、发热及过度疲劳等。
(2)黑晴呈现点状、树枝状、地图状等上皮或角膜浅层病变者,及时就医。
(3)感冒发热,如有眼部不适时,医院就诊。
(4)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6凝脂翳
因风热邪毒入侵所致。以黑晴生翳,表面色白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多伴有黄液上冲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黑晴,与肝胆有关。细菌性角膜溃疡可参照本病护理。
6.1护理评估
(1)外伤史、漏晴病史。
(2)眼部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结果。
(5)辩证:肝经风热证、肝胆火炽证、阳明腑实证、正虚邪实证。
6.2护理要点
6.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严格执行眼部接触性隔离。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应进行床边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污染敷料予以焚烧。
6.2.2病情观察,做好和护理记录。
(1)观察黑晴外伤处有无残留眼异物感,患眼疼痛性质、眼分泌物性状等。
(2)患眼剧痛、凝脂加剧、黄液上冲、瞳神紧小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有漏晴者,应及时处理。
6.2.3给药护理
(1)遵医嘱给患者点眼药,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2)治疗患眼外部时,操作应轻巧,切勿对眼球施加压力。
(3)遵医嘱用清热解毒中药煎水湿热敷。
(4)中药汤剂宜凉服。
6.2.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2)忌辛辣刺激之物,禁烟酒。
6.2.5情志护理
安定患者情志,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
6.2.6临证(症)施护
(1)火毒炽盛证,遵医嘱滴清热解毒的眼药水或抗生素眼药。
(2)避免用力咳嗽,防止眼压增高。
6.3健康指导
(1)经常注意劳动保护,防止黑晴外伤。
(2)重视眼部卫生。炎症期禁配戴隐形眼镜。
(3)少食辛辣之物,食用多种维生素和消化食物,防止便秘,以免增加眼压,预防角膜穿孔的发生。
(4)眼部不适时,医院就诊。
7瞳神紧小
因邪热上犯或外伤损及黄仁所致。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瞳神,于肝、肾有关。急性前葡萄膜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7.1护理评估
(1)风湿、结核或溃疡病等既往病史。
(2)眼珠胀痛,眉棱骨痛等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及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
(5)辩证:肝经风热证、肝胆火炽证、风湿夹热证、阴虚火旺证。
7.2护理要点
7.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室内光线要暗,减少光线刺激。
7.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遵医嘱严密观察患眼病情变化。
(2)观察患眼抱轮红赤、畏光以及疼痛程度。
7.2.3给药护理
(1)遵医嘱滴散瞳药后,按压泪囊部3-5分钟,以防吸收中毒。
(2)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遵医嘱监测眼压、血压、血糖及体重的改变。
7.2.4情志护理
(1)做好情志护理,避免焦虑、忧郁等不良刺激,保持乐观情绪。
(2)老年患者应注意七情变化,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7.2.6临证(症)施护
(1)眼痛、畏光较重时,遵医嘱针刺,以减轻症状。
(2)症状较重者,遵医嘱患眼用中药湿热敷。
7.3健康指导
(1)患者室内光线宜暗,外出戴防护镜以减轻患眼刺激。
(2)向患者讲解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
(3)避免辛燥之物的刺激,保持大便通畅。
(4)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瞳神后粘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8绿风内障
因肝胆火盛,情志过激,气郁化火,痰郁结所致。以头眼胀痛、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瞳神,与肝、脾、肾有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参照本病护理。
8.1护理评估
(1)家族史,发病诱因。
(2)眼部剧烈胀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或视力骤降,恶心、呕吐及全身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房角镜检查结果。
(5)辩证:风火攻目证、痰火郁结证、气火上逆证。
8.2护理要点
8.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按时测量眼压。
8.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出现眼压突然升高、眼球坚硬如石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出现视力急剧下降、黑晴雾状混浊时,报告医师。
(3)出现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或伴恶心、呕吐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手术患者按内眼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5)对年老体弱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8.2.3给药护理
(1)遵医嘱给药,做好护理记录。
(2)保守治疗者,按时滴缩瞳药和其他降眼压药,以保持眼压稳定。
(3)2%以上浓度的匹罗卡品溶液滴眼治疗后,压迫泪囊2―3分钟,以免药物通过鼻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
(4)患者手术前严禁散瞳。
8.2.4饮食护理
(1)手术患者遵医嘱给予饮食。
(2)保守治疗者,宜食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3)不宜在暗室停留,看电视不应连续超过1小时,周围环境要适当照明,以防眼压升高。
8.2.5情志护理
(1)嘱患者心情开朗,安心静养,勿忧思恼怒,以防眼压升高。
(2)需要手术者,应预防其情志过激及情志抑郁,积极配合手术。
8.2.6临证(症)施护
(1)头眼剧烈胀痛、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服降眼压药。
(2)烦躁、焦虑、情绪紧张者,可遵医嘱耳针或药物镇静。
(3)大便秘结者,可遵医嘱服缓泻剂或灌肠。
8.3健康指导
(1)嘱患者防止情志过激,安心静养,减少诱发因素。
(2)按时服药,定时测量眼压。
(3)禁烟酒、浓茶及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9园翳内障
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晶珠失养所致。以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晶珠,与肝、肾、脾有关。老年性白内障可参照本病护理。
9.1护理评估
(1)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2)视物模糊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结果。
(5)辩证:肝肾不足证、脾虚气弱证。
9.2护理要点
9.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视力功能检查。
9.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患者出现眼胀、头痛、眼压增高时,报告医师。
(2)若需要手术治疗时,术前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及二便情况。
(3)术后按内眼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9.2.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9.2.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对食含硒、锌的食物,有利于患眼的恢复。
(2)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
9.2.5情志护理
(1)患者按心静养,勿恼怒。
(2)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情况,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2.6临证(症)施护
(1)术后指导患者在1周内应减少头部活动及弯腰用力动作。
(2)实施人工晶体植入者,散瞳应谨慎,遵医嘱执行。
9.3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以控制或减缓晶珠混浊的发展。时机成熟,遵医嘱实施手术治疗。
(2)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者,应积极治疗。
(3)注意饮食调护,宜食益气、补血之品,忌辛辣煎炸食物。
10云雾移晴
因神膏为邪所乘,混浊不清;或气血亏虚,目窍失养所致。以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漂浮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神膏,与肝、肾有关。玻璃体混浊可参照本病护理。
10.1护理评估
(1)高度近视、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史。
(2)眼前有无云雾飘动及“闪光”感。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结果。
(5)辩证:肝肾亏损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藴蒸证。
10.2护理要点
10.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患者不宜剧烈活动。对新近眼底出血者,侧卧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用镇静剂。
10.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的视功能变化。
(2)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如感冒发热时,应及时报告医师。
10.2.3给药护理
(1)对手术患者,滴眼药水时嘱患者勿抓眼部敷料,避免感染。
(2)中药汤剂宜温服。阴虚血热者,宜饭后凉服。
10.2.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宜消化,忌食辛辣、煎炸食物。
(2)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10.2.5情志护理
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安心静养,积极配合治疗。
10.2.6临证(症)施护
(1)气滞血瘀者,遵医嘱使用中药液做电离子透入。
(2)肝肾亏损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10.3健康指导
(1)嘱患者注意眼部卫生,保护视力,避免剧烈活动。
(2)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过用目力和头部震动。
(3)预防感冒,应定期查眼底,防止视网膜脱离。
(4)心情舒畅,避免激动。
(5)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炸之品。
11视瞻昏渺
因气血不足,目失濡养所致。以眼外观无异常、视物昏朦不清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视衣目系,与肝、脾、肾有关。慢性球后视神经炎,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11.1护理评估
(1)年龄、性格、职业,个人史,诱发因素。
(2)视物昏朦或视物模糊症状。
(3)心里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
(5)辩证:痰湿蕰结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不足证、瘀血阻络证。
11.2护理要点
11.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室物品放置有序,地面防滑,以方便视力不佳患者活动。
11.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视力与视野的变化,协助医师及时完成眼科辅助检查。
(2)观察患者肢体感觉有无异常、有无运动障碍,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1.2.3给药护理
(1)遵医嘱根据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药量给药。
(2)中药汤剂宜温服。
(3)严密观察药后疗效,做好护理记录。
11.2.4饮食护理
饮食合理,宜清淡,忌油腻、甘甜、生冷、辛辣之食物,戒除烟酒。
11.2.5情志护理
消除患者思想负担,保持良好情绪,配合治疗。
11.2.6临证(症)施护
气血不足者,加强生活护理剂饮食调理。
11.3健康指导
(1)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可适当工作与学习。
(2)注意眼部卫生,不得久用眼力,避免过劳及熬夜。
(3)太阳辐射、强光等均可致黄斑损伤,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12高风雀目
因禀赋不足,脉络细涩,神光衰弱所致。以夜盲和视野逐渐缩窄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位在视衣,与肝、肾、胃有关。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可参照本病护理。
12.1护理评估
(1)个人史、家族史,全身慢性疾病史。
(2)黑暗处视物、行动等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
(4)眼部检查结果。
(5)辩证:肾阳不足证、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弱证。
12.2护理要点
12.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室内物品定位,地面无渍水,夜间照明应充足,预防发生外伤。
12.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的视力、视野变化。
(2)询问患者全身表现,如出现耳聋、耳鸣时,及时报告医师。
12.2.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做好药效观察及护理记录。
12.2.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高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和水果。
12.2.5情志护理
因病情较重、病期较长,可多与患者交流,耐心解释,消除精神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12.2.6临证(症)施护
(1)强光刺激易加重病情,嘱患者外出时配戴有色眼镜保护。
(2)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弱证,遵医嘱给予针刺对症治疗。
12.3健康指导
(1)注意保护眼睛,平时可戴太阳镜。
(2)禁止近亲结婚。
(3)室内光线宜充足,安定静养,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
13风牵偏视
因邪中经络,气血不和,筋脉失养,弛张不收或不良用眼习惯所致。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眼,与肝、胆、脾、胃有关。麻痹性斜视可参照本病护理。
13.1护理评估
(1)是否有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史及用眼姿势不良习惯。
(2)视物模糊、视一为二、眩晕恶心等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
(4)眼部检查结果。
(5)辩证:风邪中络证、风痰阻络证、脉络瘀阻证。
13.2护理要点
13.2.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眼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用眼习惯。
13.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目偏的方向,单侧、双侧,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
(2)观察患者全身表现。
(3)患者进行手术、针灸、穴位敷贴、推拿等治疗后,观察患者偏视好转情况。
13.2.3给药护理
(1)手术患者应严格按医嘱给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记录。
(2)眼部术后给药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感染。
13.2.4饮食护理
(1)遵医嘱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2)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之物。
13.2.5情志护理
安定患者情绪,解除其恐惧和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3.2.6临证(症)施护
(1)3岁以内小儿遵医嘱针刺或按摩治疗。
(2)行手术矫正术,按内眼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13.3健康指导
(1)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姿势和习惯。
(2)适当遮盖麻痹眼,以纠正复视。
(3)慎起居,避风寒,以防本病发生。
中医护理操作注意事项——耳穴贴压与艾灸
根据相关文章改编,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