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病况症状

飞蚊症是不治之症是不用治还是

了解过飞蚊症的人可能知道,大多数情况下,“飞蚊症”是“无需”治疗的。一般只要排除了飞蚊症发作后视网膜并发症的可能性,医生便会告知患者,这属于“良性”的飞蚊症,是随着人眼“自然老化而产生的正常现象”。患者可以逐渐适应这种状况,注意合理用眼,保持心情放松,一段时间后,通常可以“自然恢复”。

但事实上,眼前有蚊子飞来飞去,99%的患者都无法做到真正地“视而不见”。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飞蚊症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干扰,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他们常常会担心这些黑影之后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眼部疾病,甚至导致失明。因此,尽管医生强调飞蚊症的“不用治”,患者们却往往因为恐惧和焦虑而不敢轻易接受这一观点。

对于绝大部分“良性”飞蚊症患者,临床医生却宁愿“摆烂”也不愿治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看了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一:飞蚊症具体是怎样的?

飞蚊症是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或点状、片状、条索状漂浮物,就像蚊蝇飞影,看白色明亮背景时更明显,有时可伴有闪光感。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

1、生理性飞蚊症

大多数飞蚊症属于前者,不需要刻意治疗。出现次数极少,尤其是只在长时间紧盯电脑屏幕之后出现,休息之后症状就消失了。“飞蚊”数量极少,症状不明显,对视力几乎没有影响。

2、病理性飞蚊症

病理性飞蚊症应当如何判断呢?以下3种现象即为“恶性”飞蚊症的征兆,有可能会引起视网膜并发症导致失明,一旦发生,务必速速就医!

①“飞蚊”数量众多,密密麻麻,对视力有干扰。

②除了飞蚊症状之外,眼前还出现明显的像星星一样的闪光感,次数频繁。

③眼前出现漂浮或固定的黑影,视野缺损,视力下降。

当出现以上症状,要排查是不是出现了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玻璃体积血、眼内炎等眼睛疾病。

二:飞蚊症发病原理是什么?

飞蚊症,医学上称为玻璃体混浊,是指在视野中出现类似蚊子、蜘蛛网或细丝状的黑影飘动。这些黑影实际上是眼睛内部玻璃体中的微小颗粒或纤维,当它们在视网膜上投下阴影时,便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飞蚊”。

玻璃体是眼球中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胶状物质,它对维持眼球的形状和透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会逐渐液化并发生退化,导致其内部结构出现不规则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聚集形成小块,或者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发生分离,从而产生阴影。

三:“良性”飞蚊症时间久了会慢慢自愈吗?

有些人认为,导致飞蚊症的漂浮物作为玻璃体中的杂质,终归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淀下来的,所以眼前的“飞蚊”也会因此而慢慢消失;或者只要等待的时间够长,“飞蚊”迟早可以被代谢掉。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眼睛已经出现了飞蚊症就说明玻璃体的液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大部分固体凝胶已经转变为液体状态,我们可以把这种状态下的玻璃体比作含有“果粒”的果汁,人的眼睛由于总要看向不同的位置而转动,那么这个动作就相当于“喝前摇一摇”,所以漂浮物就会像“果粒”一样,只要眼球转动就永远不会沉淀下去。

而等待着漂浮物因代谢而被清除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玻璃体内没有血管,它只负责从视网膜、脉络膜处吸取营养提供给晶状体,漂浮物是不可能跨过玻璃体后皮质(PVC)这层单核细胞、穿过视网膜、最终到达脉络膜被代谢掉的。

四:飞蚊症不可以通过手术解决吗?中医会有效果吗?

如果单纯针对飞蚊症,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上讲,玻璃体切除术其实都是最完美的治疗方式——对于医生而言成功率高;对患者来说,切除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患者会立刻感觉到术后视线变得无比清晰。那么我想你应该已经预判到了“但是”——玻璃体切除术的后遗症很多,也许会发生泪流不止、视网膜脱离等情况。目前所能够进行的手术并不能够使期望的益处明显超过潜在的风险,咱们前文提到——大多数临床医生却宁愿“摆烂”也不愿治疗,就是这个原因了。

而中医治疗飞蚊症则提供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替代方案。中医认为飞蚊症多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有关,因此治疗上多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方法。对于那些对手术有顾虑或不适宜手术的患者来说,中医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中药调理,针灸,以及改善生活习惯等综合措施,一些患者确实报告了症状的减轻。虽然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不如手术那样迅速和明显,但其优势在于副作用小,适合长期调理。

我是河南中医院中医眼科娄彦蕊,在这里告诉大家,飞蚊症虽然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其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眼部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眼科医生的帮助,以及时排除潜在的眼部疾病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bkzz/15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