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病况症状

带您认识超声波治疗仪

什么是超声波治疗?

超声波应用于医学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年就有超声波治疗慢性耳聋的报道,至年超声波在欧美、前苏联等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后,随着对超声波这一物理因子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深入研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波在诊断、基础实验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超声波治疗作为一种无创治疗对体表的组织进行治疗,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透过表面组织,在深层的组织内聚焦,产生一个高能点,在短时间内使病变组织吸收能量而快速升温,并产生生化反应,最终使病变组织损伤变性,促进正常组织重建和微循环改善,从而达到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超声波的作用机理

01机械振动效应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微细按摩作用,而这种对细胞的微细按摩作用是超声波对对机体其他作用的基础,其可以改变组织细胞的体积,减轻肿胀,改善膜的通透性,促进代谢物质的交换,改善细胞功能,提高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02温热效应

超声波在机体中传播时由于机械作用,会将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作用与超声的频率和剂量相关。温热作用使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速,细胞缺血缺氧状态得以改善,肌张力下降,疼痛减轻或缓解等,高强度的聚焦超声产生的高热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虽然超声有很好的热作用,但产生的热量多随血液循环散发,少数通过组织传到散失去,因此超声波治疗过程中一般不会引起组织烫伤。

03理化效应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继发若干理化变化。可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形成空化、聚合与解聚分子、增强生物膜弥散。

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1、软组织损伤:软组织疼痛患者,输出频率0.8M,根据治疗深度选择大小超声探头,每个病变部位治疗5min,每天1次,平均治疗(8.3±4.3)次后VAS评分有显著性进步。

2、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临床中采用中频电疗仪和超声波治疗仪进行联合治疗,超声治疗采取接触移动法,剂量1-2W/cm2。

3、肩周炎:剂量为1-3MHz,0.5W/cm2,每次4.5min,治疗6周。

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选用脉冲式、接触移动法,剂量0.5-1.0W/cm2,时间依病变范围而定,一般10-15min,治疗5次后,镇痛效果明显。

5、足跟痛:治疗前配合蜡疗每次30min,降低皮肤声阻抗。1.5W/cm2以上,最大不超过2.0W/cm2。每次15min,20次为一疗程,治疗时患者足跟部有明显热感。

6、踝关节扭伤:连续输出模式,踝部周围均匀涂耦合剂,探头垂直于皮肤,往返直线或环状移动治疗,速度每分钟2cm,一天一次,5天一个疗程,间隔两天再做下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

7、下背痛:连续超声治疗下背腰痛,频率1MHz,剂量1.5w/cm2,治疗10次后,超声改善疼痛效果明显。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也可明显减轻疼痛。

8、妇科疾病: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慢性盆腔痛,治疗2个月后,患者疼痛评分下降明显。

9、皮肤问题:减少瘢痕、减轻妊娠等。

除此之外,超声波治疗还可用于肱骨外上髁炎、髌骨软化症、滑囊炎、脑卒中、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冠心病、功能性便秘等治疗。

注意:

由于空气和液体或固体的声阻相差很大,声波很难由空气进入液体或固体,也很难由液体或固体进入空气,所以在使用超声波治疗仪时,在人体与声头之间仅有1/mm厚的空气也能使超声波全部反射。因此,为了使声头与治疗部位能密切接触,避免空气层,必须在治疗体表与声头之间加上耦合剂。

超声波治疗是国内适应症最广、安全性最高的物理治疗项目,在应用中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使其发挥很好的作用。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bkzz/1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