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病况诊断

健康传递白内障长熟再做是误区

失明者,就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白内障作为致盲的第一杀手,患者那置身于黑暗之中的孤独,是一种难以想象的痛苦。

白内障具体发病原因不明,50岁以上发病率增高,老年人更是达到了7成。治愈白内障没有特效药,只能进行手术。所以患者要复明,手术技术、术前评估、专家经验、安全配套是重中之重。同时,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元彬介绍,目前白内障患者普遍存在就医误区,是否及早治疗,也是成功恢复视力的关键。

86岁老人术后:这么多年白“瞎”了

“这么多年白‘瞎’了。”医院眼科病房,刚刚成功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刘先生心情大好,笑着对记者调侃起了自己。

其实,事实也正如他所言,如果两年前就手术,他的世界早就亮堂了。

刘先生今年86岁高龄,就医时已经看不清路,是医院的。“因为一直有种说法是白内障要等长熟了再做,所以就拖到现在。”刘先生说,“医生告诉我,那是以前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原因,只能等晶状体熟了才能手术,而这个观念早就过时了。”

白内障“长熟再做”是误区,更是隐患。

因拖延手术,白内障引发其他病症造成视力永不可逆的病例屡见不鲜。

市民孔女士,左眼患白内障拖延就医,突然眼疼,头疼,恶心,半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是由于白内障膨胀继发了青光眼,最后做了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但由于青光眼发作导致了眼部神经萎缩,视力最终只恢复到0.3。

李元彬主任介绍,白内障极易诱发继发性青光眼,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治疗起来会更加复杂和困难,术后的视力的恢复也往往不理想。同时,晶状体物质释放到眼内,诱发过敏性反应,导致晶状体皮质过敏性葡萄膜炎,不仅影响到患眼的治疗,还有可能会影响另外一只好的眼睛,有的患者甚至还因为长期眼痛,无法忍受,最后不得已摘除眼球,留下终生遗憾。 

超声乳化技术:微创,安全,恢复快

莫等“熟”,错失良机,空悲切!

之所以一再强调白内障不要等“熟透了”再进行手术,一者是因为拖延的越久造成不可逆的危害越大,二者是全新的手术技术已经完全不再需要这个必要的前提条件,而这种技术,就是“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手术的原理是将混浊的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吸出除,再植入一枚人工晶状体,取代原有晶状体凸透镜的作用。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从传统的复明手术时代进入了屈光手术时代。手术的刀口从原来的8-10mm,缩短至2-3mm,过程大约10-15分钟,术后恢复快,无需缝合,无痛苦,手术安全性大为提高。

这种高精细手术,也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钻研才能熟练掌握,医院眼科李元彬及其团队,已完成大量的各种类型白内障手术,其本人更从事眼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长达23年,尤其对于复杂类型白内障(如先天性、小瞳孔、高度近视、硬核和抗青光眼术后等)具有独道的经验,一台手术在瞬间几分钟即可顺利的完成。

此外,李元彬主任介绍,近年来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几种新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的问世,给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如果患者平时有阅读,书法、绘画等需求,即可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术后远近都能看得清楚,无需再戴老花镜,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充实的精神生活。

医院:多科室协作安全有保障

在人体最脆弱的部位动刀,患者绝大部分都是七八十岁老人,甚至还有几个月的先天白内障患儿,这无疑为手术的增添了不少安全隐患。

眼科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需要的是仔细耐心。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更是需要事无巨细,一丝不苟。

“多学科会诊,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跟病人沟通,解除术前顾虑,在医院治白内障,这些都是手术之前必须要做的。”李元彬说,“而且,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就是看起来的小手术也要认真开展术前评估。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每天吃什么、吃多少,血糖是多少等等都要详细掌握,有时还要请专业营养师来调整。”

同时,一旦手术中出现突发事件,依托胶东地区唯一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这个大平台,能够与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协作,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将手术风险降至了最低,为白内障患者打造了一个即安全又高效的复明平台。

在医院眼科病房里,听到最多的,就是术后患者的笑声。重见光明是渴望,更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相关链接

李元彬,烟台医院白内障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眼科副主任,山东省白内障技术标兵。从事眼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3年,精通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白内障超声乳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玻璃体切割手术,泪道手术,眼外伤综合诊治等。手术技术精湛,特别是在复杂白内障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白癜风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bkzd/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