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缩小裂隙光的宽度。
2.保持中等的放大倍率(16×或20×)
3.将照明臂的投射角度调整为与正前方夹角在20°到30°之间。
4.缓慢的移动裂隙光线靠近患者,经由瞳孔聚焦于晶体的前表面(图示1),继续缓慢的移动生物显微镜靠近患者,以便检查晶体更深层的部分,最后到达晶体的后表面,注意观察晶体内的任何斑点或不透明之处,转换照明臂到另一侧适当之处,依照上述的方法,由晶体的前表面到后表面再一次检查。
备注:常见病有白内障、晶状体脱位
图示1.经由瞳孔聚焦于晶体的前表面白内障表现
晶状体脱位表现二、弥散光照射法评估上下眼睑,睫毛,眼睑边缘,上下结膜,隐形眼镜滑动与定位状态。
设定:1.将裂隙灯放宽,设定中等投射光度,将弥散镜旋转至定位。
2.观察显微镜置于正前方,转动投射灯柱至外侧或内侧与观察显微镜成30-40度夹角(图1示)。
3.放大倍率设定为低放大倍率(6到10倍)(图2示),使用漫射光(图3示)。
4.检查是随着检查位置的不同,使用摇杆水平与前后摆动照明与显微观察臂,以利观察的进行。
图1.设定夹角
图2.设定放大倍率
图3.使用弥散光
检查程序:1.告知患者您所要做的检查与重点,以取得他的充分配合。
2.请患者闭上他的双眼,扫描检查眼睑与睫毛情况(图4示)。
3.请患者张开他的双眼,扫描下眼睑、睫毛与结膜,观察泪液,从眼睑到眼球,以及翻开睑板腺观察。
4.告知患者您会碰触到他的下眼睑,将您的食指放置于患者下眼睑睫毛的边缘,翻开患者的下眼睑(图4示)。
5.请患者朝上看,扫描检查下眼睑,和球状结膜表面的(隆起、凹陷或色泽)颜色,以及评估下泪点的开口(图4示)。
6.请患者朝下看,告诉患者您会碰触到他的下眼睑,将您的拇指放于患者上眼睑的边缘并外翻,扫描检查上球状结膜(图4示)。
7.指导患者先朝左边看然后再朝右边看,借以观察鼻侧的球状结膜(图4示)。
图4.各种检查位置
记录:1.记录所使用的检查方法。
2.双眼分别单独记录。
3.记录下观察所得,如有异常记录推荐转诊事项并指导患者转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