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程某,女,66岁,以“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3年余,左眼较重”为主诉,于年12月14日入院就诊。
入院检查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不提高;左眼FC/30cm,矫正不提高。双眼外眼(-),双眼晶体核呈棕黄色混浊,余前节(-);双眼玻璃体絮状混浊,右眼底视盘界清色可,黄斑区可见增殖膜及一约1/5PD大小的圆形裂孔,牵拉网膜皱褶;左眼底视盘界清色可,黄斑区可见增殖膜及一约大小为4/5PD大小的圆形裂孔,牵拉网膜皱褶。眼B超示:双眼玻璃体混浊;双眼OCT示:双眼黄斑前膜,双眼黄斑裂孔。
确诊治疗入院诊断:双眼黄斑裂孔;双眼黄斑前膜;双眼白内障。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于年12月15日,在局麻下,由王家良院长行“左眼玻切+内界膜剥除+内界膜填塞+注气术”。
7天后出院,眼科检查:视力:L:HM/30cm,矫正不提高,玻璃体腔气体填充,眼底模糊视不清。眼压:R:13.0mmHg,L:12.0mmHg,余基本同入院。黄斑裂孔手术由于眼内填充气体的缘故,术后需俯卧位,俯卧持续时间取决于眼内填充的气体种类。一般为1-2周。该患者因裂孔大,故注入膨胀性气体,更持久的作用于裂孔,利于其封闭。建议术后2周复查。
年1月5日复查,左眼黄斑裂孔封闭好。
病例图片入院眼底照相及OCT如下:
.1.5日复查如下(与术前的对比图):
病症科普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健康女性(平均65岁,女:男=2:1)。该病起病隐匿,常在另一只眼被遮盖时才被发现。患者常主诉视物模糊、中心暗点、视物变形。视力一般为0.02~0.5,平均0.1。而特发性黄斑裂孔在临床中多见。特发性黄斑裂孔是黄斑裂孔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眼科疑难重症。该裂孔一旦形成很难自愈,一般会扩大。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本病,多采用手术治疗,解除牵拉,封闭裂孔,以恢复视网膜黄斑区组织结构,改善视力为目的。而我院王家良院长在玻切手术方面治疗黄斑裂孔特别的巨大型裂孔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
王家良副院长、副主任医师、白内障、眼底病、眼外伤手术专家
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师从郑大一附院著名眼底病、眼外伤专家金学民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医院,医院学习深造。瑞士STAAR人工晶体认证专家。擅长超声乳化治疗多种复杂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黄斑病等复杂眼底病及眼外伤的手术治疗,ICL治疗高度近视,青光眼、角膜病、眼底激光、YAG激光等,已拥有数万例手术经验。曾去美国参加学术交流会,在专业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