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玻璃体混浊 > 病况饮食

人之初关于新生儿眼睛的几个问题

不知道医生在体检时最先看哪里。我在给婴儿体检时,一般最先看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医生发现问题的窗口。通过与婴儿的对视可以比较好地了解婴儿的神态,这个动作一般非常快,可能1-2秒,也许是一瞬间。当然我的眼神不会恶狠狠,婴儿也不会害羞或者害怕地躲避我的眼神。婴儿的眼神里常常会充满笑意。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来自哪里?来自眼睛。

如果婴儿闭着眼睛怎么办?这个难不倒我。只要婴儿没有入睡,闭眼一般是因为环境太亮,你用手给TA搭个凉棚,就会睁眼了。还有的婴儿处于朦胧期闭着眼睛,搭凉棚没用。一般我会抱起婴儿平躺在双手间,轻轻的左右晃动(不是头尾摇篮式晃动),TA就会睁眼了。这是前庭的刺激引起,请非医生的人士不要模仿。如果处于熟睡状态,只能等醒来检查了。初生的新生儿也有未睁眼的,一般不用担心,过几天就会睁眼了。没有必要为了检查眼睛而强行分开眼睑,除非有特殊的指征。

上面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下面谈谈新生儿眼睛的检查。

新生儿期眼睛的检查非常重要。有些疾病在出生后半岁内如果未能及时治愈,一部分视觉功能可能不能再恢复,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必须在3个月内行手术治疗,以避免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眼睛的检查包括一般检查(Inspection)、视力(Acuity)、红光反射(RedReflex)、眼球运动(Motility)。这些专业的眼睛检查需要眼科医生采用专用设备完成,并非我的专长。下面介绍一些新生儿常见的眼睛问题,以及不借助设备儿科医生可以完成的检查。

一、鼻泪管阻塞

眼睑的其作用是保护眼球,其内有很多腺体会分泌泪液,可以使眼睛保持湿润。如果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则可导致眼干和角膜损伤。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出,约5-10%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存在鼻泪管阻塞,可以表现为眼泪水或者分泌物比较多,多不需要治疗,1岁时90%可自行消失,如果到时仍存在阻塞,可到眼科将鼻泪管探通。这种情况一般眼睛不红,分泌物的颜色也较淡,当然需要排除先天性青光眼。如果眼睛红、分泌物为脓性,需要考虑结膜炎,并到眼科就诊。

二、球结膜下出血

如果眼睛比较红,一般原因包括感染性结膜炎、球结膜下出血、异物和血管畸形。如果表现为充血性则为结膜炎,要到眼科检查和治疗。球结膜下出血一般是眼白部分(巩膜)看到点状或者片状鲜红色出血。初生时大多数由子宫收缩导致头颈部静脉压力增高所致,也有一些出血发生在眼球里,筛查发现,大约20%的婴儿存在结膜下、玻璃体、视网膜等部位少量出血,通常在10-14天内自行消退。新生儿期后的球结膜下出血可能是虐童的表现,也可能是自发性出血。

三、角膜问题

新生儿角膜不通过器械也可以初步观察。角膜混浊多见于先天性青光眼、角膜营养不良、角膜的发育异常或代谢性疾病。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升高的视神经疾病,需要在新生儿期尽早手术干预,否则视力损害不可逆。青光眼除了角膜浑浊,可伴眼球和瞳孔增大、流泪(注意鼻泪管不通畅也会)等。因此眼睛“又大又漂亮”要排除青光眼。此外角膜可能有感染、擦伤等问题,如果角膜色泽、透光或者形态异常,均需要眼科检查。

四、瞳孔和红光反射

眼睛内部的问题可以通过瞳孔来初步检查。瞳孔对光反射(遇光时收缩反应)大约出现在30至34孕周,到生后1周才发育完全。如果婴儿没有疾病引起的昏迷状态,瞳孔不等大见于Honer综合征、外伤或者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光线穿过瞳孔经透明的眼前段和眼后部的介质反射回来,会产生红光发射。红光反射是新生儿和婴儿体检的必要组成部分,美国儿科协会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在出院均应接受红光反射的检查。

一般红光反射检查需要在暗室中进行,不需要扩瞳,从45cm远的距离将光线同时照向双眼,观察双眼颜色、清晰度及红光反射程度的对称性。红光反射的显著减弱,不对称、白色反光(白瞳症)或黑点都需要眼科医师进一步检查。我国多数儿科医生在体检时并没有这些条件,美国有调查发现,首先发现婴儿白瞳症的,家属占80%、儿科医生占8%、眼科医生占10%。90%的白瞳症患儿是由家长首先发现的。

白瞳症是指红光反射下瞳孔区呈白色,可能的疾病包括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视网膜或视盘缺损、视网膜脱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永存远视玻璃体增生症等多种疾病。先天性白内障需要在6至8周行手术治疗,避免不可逆的严重弱视。白内障可能随时间发展,所以每次健康体检时都要观察眼睛,最好进行红光反射检查。

五、眼球运动

胎儿最早在16周具有眼球运动,到足月发育成熟。健康足月新生儿双眼运动常常不协调,经常看到眼球从正位到内斜位再到外斜位。这个阶段很难将病理性斜视和常说的婴儿假性“对眼”区别开。33%的新生儿存在外斜,通常自行消失,很少超过6个月。暂时性内斜视(对眼)通常不超过10周。所以2至3个月后仍存在对眼可以到眼科检查。

下面这段来自百度百科:“一般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眼肌尤其是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而宝宝通常又非常习惯用深沉和目不转睛的凝视来观察周围事物,与自己的父母交流。再加上婴幼儿时期宝宝的鼻骨不发育,两眼距离较近,年轻的父母在与自己孩子对视时总觉得宝宝好像是对眼。其实,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2~3个月后宝宝双眼的共同注视能力就可以发育良好。”

婴儿视觉丧失可导致眼球震颤,一般出生时很少见,表现为眼球大幅度的“寻找”目标运动或小幅度的快速的眼球运动。眼球震颤一定要到眼科检查。也有一些眼球震颤可能是自限性的,可在生后的数周内自行消退。

如果有上睑下垂,需要到眼科检查,一般是由单纯的提上睑肌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一些疾病引起,可能影响眼睛发育、视力或者角膜,需要外科治疗。

六、我国初级眼睛保健的问题

问题就不讨论了,只能做好自己。建议儿科医生给小婴儿初次体检时一定要看看眼睛,如果体检时熟睡状态,最好询问眼睛睁开时有无异常。对于常规眼科检查,建议家长六个月和1岁时带孩子去检查。出生时的筛查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只能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北京白癜风怎样治疗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ovinoi.com/bkys/5569.html